榮獲各項大獎殊榮的電影《游牧人生》(Nomadland),改編自報導文學作家潔西卡.布魯德的同名書籍;在第9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勇奪最佳影片、導演、女主角3項大獎,導演趙婷更是首位獲封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非白人女性。
- 導演:趙婷
- 主演:法蘭西絲‧麥朵曼、大衛‧史崔森、琳達·梅、夏琳·斯旺基和鮑勃·威爾斯
- 獲獎殊榮:金獅獎、第78屆金球獎「最佳導演」、「最佳戲劇類影片」、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6項提名,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
- 類型:公路電影
- 片長:1小時50分
- IMDb評分:★7.5 【即時評分】

Table of Contents
Tea point
- 有別以往的公路題材:這部電影是由書籍改編,讓我們看見有別於一般平台傳遞給我們美國的形象,如果之後有時間,我應該會想翻閱同名書籍,更深入了解這樣的題材和獲得多一些資訊。
- 宜人遼闊的景緻:風景很美麗,觀眾能從營造的各種畫面感受到情緒,曠野凸顯了游牧族的形象,似乎也映照出人的渺小與大自然的偉大。
- 游牧族本色演出:步調緩慢卻不單調,加入真的游牧族且本色演出,讓人覺得耳目一新!
公路電影初體驗
之前都沒有看過公路電影,所以一開始有點擔心和不適應,不過衝著這部電影高含金量的呼聲,還是決定勇敢嘗試先前沒有看過的類型。美國的公路風景和臺灣有著很大的不同,各種曠野、一望無際的乾漠,在地平線的遠方連成一線,不得不敬畏大自然和覺察人類的渺小。整部電影畫面用開闊、壯觀的視野,由攝影機跟著露營車開過的路線與視角,一窺游牧族的生活。
家的新定義
「媽媽說你無家可歸?」
「我不是無家可歸(homeless),我是沒有房子(houseless)。」
芬恩與她曾經家教過孩子的對話。
我們現在很多人終其一生奮鬥,所有的努力都丟進房貸的漩渦裡,一生努力工作存錢就是希望有自己的房子,希望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安穩的家。反觀這些歷經金融海嘯、多半是中老年人的游牧族,因為沒有辦法負擔沉重的房貸,所以決定開著自己的RV,成為游牧族上路! RV對他們來說就是「家」,芬恩和其他的游牧族也有到RV展參觀新的、更高級的露營車,並經歷自己的RV爆胎或是需要維修的時刻,對於別人來說,芬恩的車子已經過於老舊,沒有什麼價值,但對芬恩來說,載著自己所有生活必需品的車子就是她的家,讓她覺得有歸屬感的地方。這也是為什麼芬恩在大衛或姐姐家的床上都睡不著,在自己的車上卻能夠安穩的進入夢鄉。
遊牧族的興起
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並不知道美國已經興起游牧族多年,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,很多人多年累積的資產,在一夕之間全部歸零、化為烏有,所以Bob Wells在他召集的聚會中曾說分享:「現代人都被金錢束縛了,而且人們甘願被束縛。」。大家接著述說自己的經歷,不管是自己或是身邊的親友,總是為了工作而延遲自己想做的事、延後實現自己的夢想,終其一生努力工作,最終賠上自己的健康和留下無限的後悔,一切都已經來不及完成。
游牧族的新生活方式
游牧族四處打工,車子停在工作附近的停車場,每個工作都只持續一段時間,藉由工作機會到不同的地方,順便也觀光、認識那個地方的朋友,仍和一般的中產階級一樣享受社交生活,用最少需要的生活用品,過著簡樸而豐富的生活。這樣逐「工作」而居的生活,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、與不同的人交流,也開闊游牧族的視野與胸襟。 他們在路上找到生活的目標和希望,其實我覺得他們是很勇敢的,在路上漂泊並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境遇,也無法想像5年、10年後自己的生活的樣貌,但是他們隨遇而安,勇於面對各種挑展與工作機會,享受人生的每一刻。
烏托邦生活與現實的資本主義
從汽車族聚會感覺游牧族似乎是一個獨立於現今資本主義的群體,他們不追求最新最酷的房子與物質,而用以物易物或是技能交換的方式一起分享,惺惺相惜的幫對方介紹工作,也樂於挑戰各種工作,不會限制自己,有工作做就開著車子前往,有閒暇時間就觀光或是徜徉於大自然之中,在自己車子旁的一小塊空地,坐著享受風和咖啡,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。
在這樣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,要過與大眾不同的生活有多難呢?就像芬恩因為修車需要錢,到姊姊家做客時,姊姊的朋友們談論大家都在買房子,房子對人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資產,完全無法將心比心的理解游牧族的生活,只覺得他們不顧一切到處旅行似乎很沒有責任感,這樣的誤解,讓芬恩不得不為自己平反,也凸顯一般人其實不了解游牧族。
也許別人覺得你很怪,或許你是真的有點怪,但那是因為你比別人勇敢、誠實
─《游牧人生》
姊姊邀請芬恩留下來時,芬恩婉拒了,因為現在這樣的游牧生活就是她想要的,在飄泊中找到人生的意義,她不會因為外人無法理解就屈就大眾的生活方式,而是衷於自己的內心去活。我很敬佩這樣的勇氣,換作是我可能無法擺脫外在的眼光!
我們路上見
Bob wells曾說,游牧族要道別的時候不說再見,他們會說「我們路上見!」,沒有最終的道別,並且期待下一次在路上的相遇,而且常常真的就又在路上遇見彼此,抱持著開放的心態面對接下來的路程。
游牧族的人生意義在路上,其實就像我們的真實人生,有意義的不是終點,而是我們的旅途,在人生旅途中遇見的人、事、物,都造就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,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遇見什麼,也沒有人知道終點在哪,我們只能盡力往前走,並且享受路途! 芬恩在旅途中遇見不同的人,有想要罹癌想圓夢的人、有想要逃離都市的人、有經歷游牧生活又因為家庭羈絆停止漂泊的人,生活有一百種方式,人生的旅途也不盡相同,珍惜每個片刻,我們路上見!
